新零售OMO大數據應用,sonice李宥宏執行長乾貨分享
楠梓漢大叔 461
新零售應用成功案例,
OMO以客人為中心,
消費者在那,你就在哪?
整合所有跟客戶的接觸點,減少消費者的摩擦力。
幾句話道破所有的重點。
前陣子去台北聽了So Nice執行長分享新零售應用,如何透過新零售讓虧損連連的家族企業起死回生。
並年年成長,2019年雙11創造歷史上的營業額高峰。
憶起線上線下整合概念是從之前全家與91app的一次合作,當時被邀請下載全家APP,並完成註冊流程。
在註冊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填入推薦加入分店的名稱。之後所有會員線上消費都會回饋到推薦店家的業績上,
這是我覺得當時整合最好的一個商業模式了,為什麼呢?
因為線上線下最難整合的一個原因就是業績的歸屬,門市的人員會覺得我把消費者引導到線上的話,
那之後消費者就在線上購物了,會引響到門市的業績,那不是白白的把消費者送走。但如果推廣者
有機會分潤線上業績,那當然一定用力推廣了,因為之後所有的消費都跟我有關係阿。
雖然後續全家自已也推了自已的app,對於這個O2O的用法是不是還有持續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全家公司是傳統通路中比較願意嘗試新應用的企業了,也難怪全家的業績還是逐年的成長。
最近也開了「好開店」電商平台,期待未來有不一樣商業模式。
在新零售整合的過程,獎金制度也要有完整的配套措失。
李宥宏導入4~5年的過程,他覺得門市和網路是相輔相成的,
以人為本的概念,可以創造四贏的局面:
一、提升會員消費。
二、提升單店總業績。
三、提升門市人員的獎金。
四、提升官網的業績。
最讓我驚訝的是在line非常普及的時代,So Nice還是推行自已的App。
我想透過門市人員的宣傳下載App的忠誠度會比較高吧!
現在So Nice有一個新挑戰,就是門市端的消費者會請他們最後還是透過網路下單並把已買的商品
透過宅配的方式寄送。這個方式跟之前Life8從網路通路走到門市通路的概念一樣,也就是說之後的門市
庫存量會留的很少,主要目的是給提供給消費者試穿,最後購買要在網路下單,再由總倉庫統一出貨,
這一來可以節省分銷到門市的物流費用,再來就是統一總倉庫管理,之後也不會有門市間的調貨問題,
如果過季要網路清倉或轉到Outlet出清也很好整理。
整場演講執行長透過非常多的數據分析證明新零售的應用真的可以提升業績成長,而且具體的作法不難。
最後分享了廣告操作的心法,對於廣告金額破千萬的企業來說,勢必在操作上細膩度不在話下。其中最重要一點是
平時要從海量受眾撈新受眾再細分受眾,以備旺季來臨的時候可以使用。另外一個目的是搶數位廣告的版面,
寧願讓網友看到自已公司佈天蓋地的廣告也不願意有機會讓消費者看到競爭者的廣告,
因為當接觸別人的品牌並購買後,就有可能一去就不回頭了。這是另類的搶攻心佔率阿!
滿滿的乾貨分享,真的給我許多的想法,希望台灣的企業在這一波疫情可以順利的數位轉型。
(分享動作會在新視窗開啟)